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始终把教育作为头等大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盯重点、攻克难点,逐渐完备教学设施、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区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高中教育品牌越擦越亮,职业教育实现突破,各级各类学校的“软”“硬”件逐渐完备。
截至2019年,七星关区有各级各类学校577所,其中: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职学校1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3所,民办学校总计133所;全区共有学生338404人,教职工22140人,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发展的红利正在惠及千家万户。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七星关区(原毕节县)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
那时教学设施简陋,教室大多是低矮的瓦房,每逢下雨,老师的声音便淹没在雨打瓦片发出的哗啦声中;遇上大雨,屋顶漏水,学生们就往淋不到雨的地方挪挪;天冷的时候,教室里冷得像冰窖,学生们被冻得直哆嗦;学校没有运动场,体育课就是围着屋外坝子转圈圈……
近年来,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七星关区各级各类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舍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校园绿树成荫、充满生机;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日新月异。
从黑屋子到高标准的教学楼,从黑板粉笔到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从土操场到现代化的运动场,一个个牵动人心的小变化,无不勾勒出七星关区教育发展的生动画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确认和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近年来,七星关区不遗余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资金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通过实施学校的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和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等,不断改善学校硬件。同时,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师资水平等措施,加强学校软件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能上好学,七星关区全力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通过建立完整组织机构,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完善控辍保学工作制度,杜绝因管理不善引发学生辍学;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不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和打造民族特色学校双语班,增强校园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促使学生从厌学向好学转变。
如今,行走在七星关区校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幸福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着、嬉闹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如同朵朵盛开的鲜花,遍布城乡的中小学、功能齐全的教室、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正在为义务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区教育正实现从“有”到“好”的历史性转变。
长期以来,七星关区不少乡村学校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难以留住优秀教师。而与农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教学设施、教师资源配制不合理,教育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同时,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要实现教师的优质资源共享,就要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2016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了42个教育集团,实现了城乡学校全覆盖。我区按照“优带弱、城带乡、大带小”原则,以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乡镇中心学校为骨干、周边薄弱学校为帮扶对象,实行“1+X”捆绑,建立“兄弟”协作型教育联盟,形成“学校一起发展、师生共同进步、城乡共同携手”的教育生态圈,促进学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缓解城区小学“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
同时,为推动城乡教师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七星关区规定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且我区持续推进“特岗计划”向农村学校倾斜,为乡村老师提供高质量培训机会,扎实开展“国培”“省培”“名师”“名校长”等培养计划,资助更多的乡村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到名校挂职、跟岗学习,增强乡村教育的造血功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蝴蝶效应”,带动了我区教育生态的巨大改变。如今,各集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内部轮岗、走教、优质课展示、跨校师徒结对、定期教学研讨、教学评估等形式,引领集团内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课堂教育学生的方式上转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研修,充分开阔了教师思想与观念视野,发挥了“鲶鱼效应”,激活了全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池春水”。
七星关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从思想道德、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七星关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禁毒教育融入德育课、班会课,多角度强化学生的道德建设和安全教育,并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的所有的环节,通过种种形式的德育活动,逐步的提升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同时,七星关区还从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入手,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开展向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美德少年学习为抓手,广泛、深入、持续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七星关区将德育落实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所有的环节、延伸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广大学子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逐步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方针的题中之意,同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个体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的基本需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七星关区各级各学校开设了国学经典、民俗文化、艺术欣赏和红色影视教育等内容广泛的课程,并多方联动、内外结合健全德育阵地,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教育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基石,更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希冀,体现一座城市发展的温度。七星关区教育工作从最初的基础学习到如今的多样化教学,从培养兴趣到全面发展,从文化教育到素质提升,全区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从“上不起学”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七星关区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教育发展的奋进篇章。未来,站在新的起点,迎着新的目标,七星关区也将继续以改革进取的姿态,风帆劲起、载梦远航。(李金苗)
下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